为推动山西省半导体产业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高素质半导体人才,6月26日上午,由中北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山西省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主办的2023山西省半导体产业技术战略高端论坛暨中北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启动建设会议在太原富力铂尔曼酒店召开。来自产业界、教育界100多位专家参会。

中北大学党委书记沈兴全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沈兴全在致辞中表示,会议的召开是学校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喜事,也是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更是服务山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他强调,学校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成立,是落实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战略部署的有力举措,标志着我校围绕第三代半导体专业建设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国际半导体照明联盟秘书长靳晓明对此次齐聚龙城太原,共同商讨山西省半导体产业技术发展,见证中北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他在讲话中指出,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发展和创新对于山西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各位专家和企业能够充分交流、深入讨论,共同推动山西省半导体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谢极首先祝贺中北大学获批设立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这是山西省内大学中唯一一家。中北大学设立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将充分发挥学校优势进行研究,重点关注培养理念、培养土壤和培养环境。希望学院能为政府部门和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所所长嵇峰代表中心向中北大学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启动建设表示祝贺。她在讲话中指出,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要秉持“育人为本、产业为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原则,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有效衔接,产学研联动支撑学校学科建设、科研创新、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为解决半导体产业“卡脖子”问题,自主培养产业所需各级各类人才,支撑我国半导体产业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富华代表联盟对中北大学获批建设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首批“先进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表示祝贺!他指出,要发挥产业学院的优势,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带动更多的行业主体深度参与到教育改革创新中,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充分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为我国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电子信息处处长王凯文在讲话中指出,中北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启动建设,对我省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人才供给和技术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工信厅将大力支持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建设,支持产业学院联合我省半导体优势企业,加强产校合作、联盟合作,探索校企协同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打造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新格局,加快推动产业学院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谋划布局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为产业学院创新成果的概念验证,中式熟化,企业孵化打造新的平台。

山西省科学技术厅半导体与新材料科技处处长李大赵受刘青山副厅长委托向会议的召开和学院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代表刘副厅长发表讲话。他表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支撑。中北大学和产业学院为推动山西半导体产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培养了一批半导体产业的骨干人才。山西省科技厅将继续支持中北大学和产业学院的发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中国教育战略学会产教融合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桂云表示,半导体产业是现代科技发展的关键领域之一,它在信息技术、通信、电子设备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半导体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中北大学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的成立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学院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半导体人才,推动半导体产业的创新发展,为山西乃至全国的半导体产业做出贡献。

山西省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我校副校长刘俊对各位领导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希望通过本次理事会议,巩固校企合作成果的同时,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思路和合作模式,共绘未来我省半导体行业的发展蓝图,携手开拓一条山西半导体政、产、学、研协同发展的新道路。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富华与我校半导体与物理学院院长李晋闽共同为“先进半导体产业学院”揭牌。

中北大学半导体与物理学院副院长梁庭汇报了第三代半导体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筹建情况,详细介绍了学院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与参会的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

会议还邀请了第三代半导体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国内知名的半导体企业代表,分享了各自在产业创新、市场机遇等方面的经验和展望。
此次论坛为我省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不仅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也提高了学校在半导体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水平。